「解放碑」重定向至此。关于位于该建筑物附近的中央商务区,请见「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坐标29°33′36.6″N 106°34′24.1″E / 29.560167°N 106.573361°E / 29.560167; 106.573361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时代1947年编号7-1884认定时间2013年3月5日保护历史
1992年3月19日: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解放碑(原抗战胜利纪念碑))
1991年4月16日:第三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人民解放纪念碑(原抗日战争胜利记功碑))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1949年后加称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中心地带,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处,是重庆的地标。
1987年1月23日列為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定名單[1]。1991年4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建造[编辑]
解放碑,原名抗戰勝利紀功碑,是實施《陪都十年建設計劃》的項目之一,專門設立的籌建委員會,由黃寶勛、劉達仁主持策劃工作。建築方面由建築師黎倫傑設計,土木工程師李際棻,建築師唐本善、張之蕃,郭民瞻等共同協助,電器設備由電器工程師李鍾岳負責。工程施工由天府營造廠得標承建,1946年10月31日由張篤倫市長主持奠基動工建造,全部工程經費開支1.83億元(紀功碑工程經費共花去2.17億元):事前以募捐方式集資,少者二干元,多者數十萬元,既是代表著百萬人民之心,也是舉國上下在抗日战争勝利後所產生的共同的結晶。
整個紀功碑位於民權路都郵街廣場,占地面積為20米直徑的圓形地盤,構成紀功碑的內容:
碑台:10米半徑圓形青石台(高1.6米),周邊部分作青石踏步8級,台階留有8處栽植花木的花圃。
碑座:有石碑8面,採用北碚出產的上等峽石,以8根青石砌結護柱組成碑柱,石碑嵌於碑座外面,銘刻碑文五則(①國民政府明定重慶為陪都的全文;②國民政府重慶行轅兼代主任張群寫的碑文;國民政府文官長吳鼎昌寫的碑文;④張篤倫市長題寫的碑名;⑤重慶市參議會的題詞。)
碑身:高度為24米,由4米直徑的圓筒構成,內部圓形,外為八角形,每角邊線條以米黃色釉面磚鋪砌,內部有懸臂旋梯140級,盤旋而上至瞭望台,沿著旋梯設勝利走廊,廊上掛抗戰英雄偉大戰績及日本投降簽字等油画:下邊嵌藏各省、市贈送的紀念物品及社會名流題贈的碑石,紀功碑壁內藏有紀念鋼管,管內放著本工程設計圖樣和有關人的簽字,並且存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作,報紙.郵票、鈔票.照片等。美國總統羅斯福1943年贈給重慶市的捲軸譯文,也銘刻在「勝利走廊」的堅上。
瞭望台(碑身底部上升至24米處設有環狀瞭望台):直徑為4.5米,較碑身寬些,可容20人登臨遊覽。
瞭望台下碑身正對馬路的四面可見報時的標準鍾(標準鍾所在的位置是沿懸臂旋梯上升至23米處),鐘面之間分別是四幅抗戰有功的陸海空軍將士及後方生產的工人、農民的浮雕。
瞭單台頂上設風向儀、風速器、指北針及有關測候儀器。
全部建築共用鋼材25噸,水泥900餘桶(工程施工共用水泥950桶,其中150桶白水泥從義大利進口,那時水泥包裝是用木桶,計量標準每桶170公斤),碑身各層分設鋼筋混凝土花窗,正門用特選楠木精製,內外壁採用白水泥飾面。電氣設備:本身照明有水銀太陽燈8根圍繞碑頂,內部每層有水銀燈1根,外射照明設有8個強力探照燈,從各方投射碑身,使整個紀功碑建築顯露於8條柔和的光線中,其為壯觀。[4][5][6]
历史[编辑]
抗日战争之前[编辑]
重慶新建設之一:抗戰勝利紀功碑
现解放碑一带原叫“督邮街”,因这里有一官办邮局而得名。当时仅有几家药铺、绸缎庄和卖文房四宝的公司外,其余都是居民住宅如杨家大院、周家大院等。督邮街四条窄巷交汇处有一仅几十平方米的空地,称“大什字”,如今就是解放碑中心一带。
“精神堡垒”[编辑]
紀功碑舊址原先是通高七丈七尺的木結構建築——精神堡壘,方型錐體炮樓式,1940年11月始建,1946年10月拆除。該建築物象徵抗戰到底的決心和弘揚禦侮的精神。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中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國軸心作戰,從這時起,中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1940年3月12日国民政府在重庆都邮街广场中心主持修建“精神堡垒”,于1941年12月31日落成。“精神堡垒”由“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家单位承建,采用木质结构,四方形,跑楼式,高七丈七尺(约26米),有旋梯可达顶端,碑顶设时钟、方向标志和风速风向仪,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修建,建碑的意义是: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勉励同胞当有抗战到底的精神,命名它为“精神堡垒”。“七丈七尺”象征“七·七抗战”。
抗战胜利纪功碑[编辑]
两江影视城内仿造的抗战胜利纪功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精神堡垒”原址上修建“抗战胜利纪功碑”,记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之功。
1946年10月31日,“精神堡垒”原址弹坑新纪念碑奠基。12月,新纪念碑正式动工,改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1947年8月纪念碑主体完工,同年10月10日竣工,碑身刻“抗战胜利纪功碑”,时称“纪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见解放碑。在解放碑中,至今仍然存放着美国总统小罗斯福在二战胜利时写给重庆人民的信。
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编辑]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重庆主城。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更改碑上文字和图案,刘伯承改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变为纪念重庆解放。
图集[编辑]
落成典禮(1947年)[编辑]
參加雙十節紀功碑落成典禮的數萬羣眾
國旗在軍樂聲中悠悠上昇
紀功碑由朱紹良小姐舉行剪彩
紀功碑在萬眾歡呼中舉行揭幕禮
由頂上俯視之螺旋式梯級
重庆市长張篤倫在紀功碑大門前留影
重慶市參議會議長周懋植致詞
“當衢矗立”
落成典禮張篤倫向市民致詞
“與國旗同壽”
“直薄雲霄”
现状[编辑]
建成了商业区和步行街的解放碑周边
解放碑商圈周边
午夜中的解放碑
参考文献[编辑]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我市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重辦發〔1987〕16號,1987年1月23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發(1991)50號文件《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国政府网. 201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 「抗戰勝利紀功碑建築紀實」《中國建築業年鑑》編委會,《中國建築業年鑑1998》,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571頁
^ 《申報》民國36年10月4日
^ 《重慶國民公報》民國36年10月11日
参见[编辑]
解放碑中央商务区
重庆陪都时期
查论编重庆市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渝中区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红岩村13号
曾家岩50号
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桂园
重庆湖广会馆
老鼓楼衙署遗址
重庆古城墙
特園
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
國民參政會舊址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
保卫中国同盟总部旧址
重庆谈判旧址群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天官府8号)
同盟國駐渝外交機構舊址群
蘇聯大使館舊址
蘇聯大使館武官處舊址
美國大使館舊址
英國大使館舊址
中英聯絡處舊址
法國領事館舊址
澳大利亞公使館舊址
土耳其公使館舊址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沙坪坝区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
重慶林园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全家院子)
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
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廠舊址
兵工署第二十五兵工廠舊址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
北碚区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
峽防局旧址
红楼
清涼亭
柏林楼
数帆楼
农庄
磐室
竹楼
中國鄉村建設學院舊址
花房子
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旧址
张自忠将军墓
南岸区
弹子石摩崖造像
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
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
南山蘇聯大使館舊址
法國大使館舊址
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處舊址
美軍招待所
法國水師兵營舊址
印度專員公署舊址
江北区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
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廠抗戰生產洞
兵工署第十兵工廠舊址
巴南区
南泉抗战旧址群
合川区
钓鱼城遗址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育才学校旧址
江津区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
聂荣臻故居
潼南县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
杨氏民宅
独柏寺正殿
大足区
北山摩崖造像
佛灣摩崖造像
觀音坡摩崖造像
佛耳峰
營盤山
南山摩岩造像
石篆山摩岩造像
多寶塔
妙高山摩崖造像
舒成岩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
大佛灣摩崖造像
小佛灣摩崖造像
廣大山摩崖造像
龍潭摩崖造像
松林坡摩崖造像
石門山摩崖造像
忠县
石宝寨
丁房阙-无铭阙
涪陵区
白鹤梁题刻
丰都县
高家镇遗址
重庆冶锌遗址群
汇南墓群
奉节县
白帝城
瞿塘峡摩崖石刻
白帝城遗址
云阳县
张桓侯庙
彭氏宗祠
巫山县
龙骨坡遗址
玉米洞遗址
酉阳县
赵世炎故居
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万州区
天生城遗址
西山钟楼
瀼渡电厂
巫溪县
荆竹坝岩棺群
大宁盐场遗址
梁平县
双桂堂
开县
刘伯承故居
九龍坡區
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
兵工署第一兵工廠抗戰生產洞
大渡口區
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
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生產車間舊址
綦江區
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
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海孔洞生產車間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湾底谭氏民居
参见: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直辖市级)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京 · 津 · 冀 · 晋 · 蒙 · 辽 · 吉 · 黑 · 沪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鲁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渝 · 川 · 贵 · 云 · 藏 · 陕 · 甘 · 青 · 宁 · 新
查论编重庆市
历史
政治
经济
地理
行政區劃市辖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主城新区
长寿区
涪陵区
永川区
合川区
江津区
南川区
綦江区
大足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潼南区
荣昌区
郊区
万州区
开州区
梁平区
黔江区
武隆区
县
忠县
城口县
垫江县
丰都县
奉节县
云阳县
巫溪县
巫山县
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已撤销
江北县
巴縣
市中区
万盛区(南桐礦區)
双桥区
景观中心城区
解放碑
朝天门
通远门
湖广会馆
重庆历史名人馆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長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
磁器口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
洋人街
南山一棵树观景台
鹅岭公园
重庆林园
史迪威博物馆
人民大礼堂
红岩村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科技馆
大剧院
三峡博物馆
动物园
佛图关公园
渣滓洞
白公館
歌乐山
重庆大轰炸遗址
十八梯
一圈
白鹤梁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长寿湖
长寿古镇
金佛山
大足石刻
钓鱼城
茶山竹海
黑山谷
四面山
渝东北
三峡
丰都鬼城
天坑地缝
白帝城
张飞庙
小三峡
小小三峡
太平牡丹
双桂堂
渝东南
武隆喀斯特
天生三桥
芙蓉洞
雪玉洞
酉阳桃花源
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
饮食麻辣类
麻辣火锅
鸳鸯锅
干锅
重庆小面
万州烤鱼
水煮鱼
泉水鸡
烧鸡公
啤酒鸭
水煮肉片
辣子鸡
尖椒鸡
毛血旺
酸辣粉
老麻抄手
涪陵榨菜
清淡类
山城汤圆
磁器口麻花
合川桃片
垫江石磨豆花
秀山豆腐乳
酉阳油茶汤
文化巴渝文化
巴
重庆话
吊脚楼
移民文化
袍哥文化
道教
佛教
方言节目
雾都夜话
生活麻辣烫
闲话重庆城
经广好吃狗
影视作品
疯狂的石头
火锅英雄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日照重庆
我是江小白
印象·武隆
教育中等教育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重庆南开中学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重庆育才中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外国语学校
重庆清华中学
重庆市求精中学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重庆市青木关中学
重慶市兼善中學
重庆市长寿中学
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校
涪陵实验中学
万州高级中学
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黔江中学
合川中学
江津中學
铜梁中学
垫江实验中学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高等教育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长江师范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重庆校区
交通机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万州五桥机场
黔江武陵山机场
重庆巫山机场
重庆仙女山机场
万盛黑山谷通用机场
重庆江南机场
永川大安通用机场
龙兴通用机场
铁路
重庆轨道交通
重庆市域铁路
渝黔城际铁路
郑渝高铁
成渝高铁
渝昆高铁
兰渝铁路
襄渝铁路
渝黔铁路
遂渝铁路
公路
内环快速路
绕城高速公路
三环高速公路
渝蓉高速
渝遂高速
渝合高速
渝邻高速
沪渝高速
渝湘高速
渝黔高速
渝泸高速
渝昆高速
设施体育场馆
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洋河体育场
大田湾体育场
永川体育中心
涪陵体育场
垫江体育馆
摩天大楼
陆海国际
来福士广场
环球金融中心(WFC)
俊豪中心
国金中心(IFS)
天和国际(CIC)
英利国际
海航保利国际
联合国际
世贸中心(WTC)
参见:重庆市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